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精神病院变身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03-24 21:54
差不多一年前,我坐在马德里的“虔诚学校图书馆”,对那座在教堂废墟上涅槃重生的图书馆无限感慨;如今,矗立在我眼前的这座由医院改造成的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也令我感慨不已。在荷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许多老修建也被改造成了图书馆。老修建取得新生,成为知识聚集地。人们在这儿怀古幽思,取得新的创意和想象力。
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有2000多年的前史。它是一座具有丰富前史文明宝藏的城市,也是具有最多图书馆的城市之一。这儿一共有19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至少有一个图书馆,总共有31个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全年敞开,冬暖夏凉,有免费的网络,而且常常举行各类活动和展览。
 
我从瓦伦西亚市的中央市场出发,步行8分钟便到达一个广场。广场上有许多棕榈树,棕榈树间点缀着几根斑驳的石柱,这些石柱像是来自古罗马时代。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被棕榈树掩映着。这个图书馆成立于1838年,是瓦伦西亚市的主要图书馆,1979年搬到现在的方位。此前,图书馆地点的修建是一处医院。
 
1409年,在西班牙神父霍安·希拉韦特·霍夫雷(Joan Gilabert Jofré)的建议下,瓦伦西亚的有钱人创建了这家医院。它被称为“贫困无辜者医院”,专门收治精神病患者,是欧洲第一家精神病医院。1493年,这家医院取得扩建答应,一座希腊十字架形状的护理大楼诞生了,也便是现在图书馆地点的方位。它当时就有两层,基层承受男病人,上层承受女病人。两层楼的中心顶部是一个八角形圆顶。在16世纪初之前,瓦伦西亚已经有好几家医院,这些医院大都和宗教安排有关,多擅长治疗某一种疾病,而且它们的规模都不大。1511年,天主教徒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Ferdinand II)下令将当地一切医院合并,并集中安置在这儿,如此,整片修建群更名为瓦伦西亚总医院。1547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修建,后又阅历了重建。现在位于图书馆入口处的哥特风格的门是大火前唯一保存下来的原件。
 
直到1960年瓦伦西亚临床医院建成,这儿一直是医院。之后,整个中心被抛弃,政府决定撤除这儿的老修建。教堂、旧药房和医学院相继被撤除,这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反对如火如荼。护理大楼总算在被推倒的前一天幸免于难。这儿幸存下来的其它修建还包含圣卢西亚修道院和一座名为“El Capitulet”的小教堂。1963年11月28日,西班牙公布法令:尚未撤除的前史修建将被视为前史艺术遗迹。1979年,文明部将医院的护理大楼改造成了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
 
我径直走进图书馆,不需要门禁卡,没有人过问,里面温暖、宽敞、明亮。古罗马时代风格的支柱和现代特色的天花板相结合,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古今对话。走到一层中庭,抬头便看到一个美丽的圆顶天花板。天花板中央是信徒们围绕在圣母玛利亚周围的浮雕,8个小天使环绕着这个浮雕。
 
因为这座修建是希腊十字风格,图书馆便依据修建造型对图书馆的功用进行了设置:入口处摆放着各类杂志;左翼提供借书服务;右翼是儿童和青少年图书区,材料档案存放在后部,楼上则是人文、科学类书。图书馆里很安静,我尽量屏住呼吸观赏。最招引我的是这儿的儿童区。一套52册的《科学》儿童读物令我眼前一亮。这些书排列在一起,书脊的图画组成了一幅完好的画。我见过类似的设计,但这么壮观的仍是第一次见。我看到小朋友画的鳄鱼被裱起来挂在儿童区的墙上。小朋友的涂鸦成为儿童区的背景墙。这儿的墙上还贴着一张大幅玛法达像。玛法达是西班牙小读者们喜爱的阿根廷漫画家季诺笔下的漫画人物,也是女作家三毛喜爱的人物。三毛最早将玛法达翻译成中文版《娃娃看天下》介绍给中文读者。
 
我看到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这儿看书,满头白发的老配偶在这儿读报,戴着耳机的学生在专注敲打着键盘,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书……据说,每天有2000多人来这儿取得信息。
 
如今,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热门目的地之一,不仅因为它的前史,它的美丽,还因为它的有用。在这儿,一切公民享用图书馆的使用权,平等取得各种信息、知识和文明。美国作家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曾说过,“图书馆储存着激起想象力的能量。它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户,激励我们去探究和完成,并有助于进步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瓦伦西亚你不知道要去哪里的话,那就来瓦伦西亚公共图书馆吧。